欢迎访问清华科技园培训中心!高端培训与产业融合的践行者!

 
 


经济日报:中国首个千亿级科技服务企业诞生--为什么是启迪?

发布时间: 2016/7/19 被阅览数: 1371 次
 


7月18日《经济日报》刊文“为什么是启迪?——中国首个千亿级科技服务企业诞生”
 
 
2012年总资产达30多亿元,2015年底达512亿元,2016年6月突破1000亿元!一年翻一番,短短4年时间,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成为我国首个千亿级的科技服务企业。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要达到8万亿元,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
 
 
当前,我国科技服务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启迪的脱颖而出极大地振奋了科技服务业的信心。为什么是启迪?启迪的秘诀何在?《经济日报》记者近日走进清华科技园的建设与运营单位——启迪控股,一探究竟。
 
 

2010年以来启迪控股总资产概况,2016年6月突破1000亿元
 
 
为科技服务,用科技服务
 
“什么是科技服务业?2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摸索,2014年才明确提出,科技服务业就是为科技服务、用科技服务,这是一体两面,互相促进的”启迪控股董事长王济武解释说,一方面要服务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则是要用科技去服务新经济,把新兴科技用在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创新和发展上。
 
“科技服务业做到1000亿元的体量,我自己认为挺不容易的。”王济武告诉记者,“我们起步阶段负担很重,启迪曾经有很多机遇和诱惑,但当时清华大学校领导明确要求启迪要专心做科技创新和孵化服务。现在看起来,国家特别重视‘双创’,各地政府也特别重视产业升级和区域创新,这好像就是为启迪准备好的机遇。俗话说,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启迪能够抓住机遇,主要是我们已经坚持了这么多年”。
 
事实上,对于2016年总资产达到千亿元,启迪管理层早有预料。王济武表示,这是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周期和启迪自身情况做出的判断。一方面,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那些重视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发展。当前,我们面临着全球性经济放缓,可以说又一次到了发展的分水岭,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全球协同才能走出危机;另一方面,从启迪自身来说,2015年启迪完成了整体布局,形成了集群式创新以及科技园区、科技实业和科技金融“三合一”的独特商业模式,为2016年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启迪构建起遍布全球的、规模最大的、由134个创新基地构成的科技服务网络,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南京等50多个城市及地区形成创新创业服务基地群,并且已经在美国、韩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际化的创新服务基地。
 
王济武表示,当前中国整体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尚不健全,启迪控股所打造的“启迪之星”孵化器、以清华科技园为代表的科技园区和启迪科技新城全国网络,正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营造出的有利于双创的局部生态系统。而启迪的科技金融和科技实业,则为这一生态系统提供了技术和资源保障,形成了“你帮我,我帮你”的良好局面。
 
“在全球具备集群式创新的格局、网络和能力的,目前只有我们一家。”王济武说,以科技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实业为支撑,以科技金融为纽带,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启迪已经形成知识、信息、人才、资金等资源共有共享的创新网络。
 
科技园区+科技实业+科技金融,“三位一体”业务架构
 
 
做“阿贾克斯”式的孵化器
 
2013年底,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靳洋与同门师兄弟一起创建了清芸能源公司,研发出一套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新能源电站运营维护系统”,能够对分布式电站进行系统控制。然而,用科技服务新经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个初出茅庐的创业团队尽管技术先进,富有创造力,但是缺资金、缺品牌、缺渠道,局面难以打开。
 
“做孵化器就是要建立一个各种要素都具备的池子,创业团队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实实在在地帮助创业者。”王济武告诉记者,2014年底,由启迪集团和清华阳光、清芸能源共同出资成立“北京清芸阳光”,依托启迪强大的基础和资源支撑,与启迪内部的各大板块进行合作协同,仅仅1年多的时间,清芸阳光就发展成为光伏发电产业前十名的企业,业务重心也从小型电站转向全国各地的大型电站。
 
“平台创业、集成创新”,清芸阳光只是“启迪之星”孵化出的成功案例之一。从创业的“梦想课堂”到“上市公司”,“启迪之星”通过打造全链条孵化链,给予创业者的不仅仅是初创阶段的各类服务,更能够基于启迪的资源打出“组合拳”,帮助创业者对接更多金融、产业资源,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对于孵化这个行业,许多人觉得潜在风险比较大,但对启迪来说完全可以做到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和我们的发展历史有关系。”王济武告诉记者,启迪有20多年的孵化历史和传统经验,有点像阿贾克斯足球俱乐部,把创业者和创新项目当成自己的“资产”而不是“费用”。“阿贾克斯培育一个青年球员至少要花10年的时间,启迪每孵化一个成功的上市企业,也需要七八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对于很多新兴孵化器而言,即便有这个愿望,但能不能熬过10年周期都不好说。而我们已经没有这种顾虑了。”王济武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首批国家级孵化器,“启迪之星”拥有创新孵化面积近20万平方米,规模占全国的5%左右。同时,它还是国内线下覆盖网络最全的创业孵化器,并拥有第一个中美跨境孵化器以及香港最大的孵化器。
 
截至2015年底,“启迪之星”已累计孵化服务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孵化毕业企业超过2000家,培育了大批优秀企业和领军人才,其中已有27家企业成功上市,40家企业被并购,累计股权投资回报近200亿元。
 

▲ 启迪之星孵化成果(截至2015年底)
 
 
做行业引领者和全球典范
 
启迪是否更青睐清华的创业项目?王济武的回答是否定的,“早期的确如此,而且投资效果也不错,我们给清华学生投资成功率达到了70%。但是现在,启迪为清华服务的量只占十分之一左右,我们早已脱胎换骨升级成为一个为全球创业者服务的科技服务公司”。
做科技服务业的中国引领者和全球典范,这是启迪的目标和担当。
 
今年5月,启迪控股成为中国最大的电信中立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商世纪互联的控股股东,进军大数据领域。事实上,纵观启迪的产业布局,每下一步棋都在顺应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着力构建多领域的产业支撑平台。目前,通过投资、并购、孵化等策略,启迪的科技实业板块里,聚集了以启迪桑德、启迪古汉、世纪互联、清华阳光、亚都科技、启迪国信灵通、巨人教育等为代表的业内龙头企业,涉及节能环保、数字信息、民生服务、智慧城市等多个新兴产业。
 
谈及未来的发展目标,王济武表示,启迪实行自然增长,只谈协同战略,不设增长指标。“现在我们正在构思和打造数字城市计划、大健康计划、海水淡化等实体平台,如果照此发展下去,每个单体平台的总资产很快都会超过百亿元。”王济武说。
 
王济武告诉记者,下一步启迪还将按照集群式创新和“三合一”的模式继续扩大布点。目前,启迪已基本做到长三角、珠三角覆盖,今年要在其他地区,如云南等地,再布局十几个点。此外,还要在原来的集群网络基础上,强化组团功能,要求各地结合地方特点,建立“小启迪”。
 
布局如此之大,企业管理能否跟上?人才是否够用?王济武对此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有效监管、充分授权、阳光激励,是启迪独特的管理文化。启迪有300多家控股公司,但是只有启迪一个法人代表,由总部给各控股公司派董事会秘书,代表行使法人权,但总部不参与其经营计划。另外,明确将各个单位年利润的10%用于管理层分配,简单明了,执行得非常好。
 
“我们特别强调弹性组织和事业合伙人机制,这使启迪在很多领域都有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王济武告诉记者,互联网时代,大公司的组织结构绝不能是金字塔结构,而要做到中心发散,就像车轮中心和辐条一样。垂直结构有管理极限,而中心发散模式是没有边界的。
 
6月27日,泰国副总理颂吉率泰国经济要员一行到访启迪,邀请中国创新创业生力军参与到泰国经济改革转型中去。不仅是泰国,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启迪正在将其20余年的科技园发展运营经验,成功复制到俄罗斯、埃及、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去。
 
今年4月8日,启迪与瑞士国家创新园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4月12日,启迪又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这标志着,启迪控股在国际化过程中,正在向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国家和地区输出先进科技管理、园区运营以及创新经验。”王济武说。
 

2016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瑞士国家主席施耐德·阿曼共同见证启迪控股时任总裁王济武(右)与瑞士国家创新园签署合作协议
 
 
 

     


上两条同类新闻:  
  • 王济武:啃科创硬骨头 在雄安建设3.0模式科技园
  • 中电联:2019年1-9月电力工业份运行简况(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