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与金融市场其他产品投资有何关系?
艺术品投资在金融危机前后是否受到影响?
金融市场波动会如何影响艺术品投资?
怎样对艺术品定价?
……
这些问题是黎永强思考得比较多的几个方面。喜爱油画与雕塑的他,自己也做一些艺术品投资,尤其偏爱与人物有关的题材,对他而言,喜欢的愉悦是自己做艺术品投资的最先回报。为此他也建议个人藏家在挑选艺术品时还是该以“自己喜欢”为先,这样在实现投资价值之余,还可以收获欣赏艺术之美的快乐。
对于纯粹以投资为目的的个人买家,黎永强则建议他们从财富管理的角度去考量具体的艺术品投资行为,将艺术品投资只作为财富管理的一部分;挑选艺术品时,以“别人喜欢”为先(如此更利于流通),最好委托专业机构操作,做好风险管理。在欧洲金融机构和中资投行都有过工作经历,黎永强不愿意用艺术品投资来指代整个艺术金融,在他看来,金融应该服务包括作者、画廊、代理、博物馆、拍卖公司、藏家、投资人等等在内的整个艺术行业,而要实现与金融行业的良性互动,艺术行业也需要做好自身的规范发展。
艺术行业的规范发展,关键在于解决各个环节的信任危机
一个行业若是自身不规范,当资本进入时会放大“恶”的一面,给行业发展带来破坏性影响;相反,若是行业本身规范,当资本进入时则可以较为妥善地引导资本,帮助行业良性发展。
对于当下的艺术行业,黎永强认为主要有两大痛点影响资本进入:一是产业链未能连接成整体,各个环节太过分散;二是赝品问题时有发生,伤害了整个产业。而艺术行业的规范发展,关键在于解决好各个环节的信任危机。
以绘画这一艺术品类为例。画家画好画后不妨为画作先做登记,便于以后对画作的真实性追本溯源,画家协会要对画家的个人操守加以制约,实行从业准入制度;经纪人要先通过受认可的考核才能做代理,经纪人协会也要有相应的操守制约;画廊作为连接产业链的枢纽,对买卖双方都要作出相应的保证,要像开公司那样登记资本金、负责人等。
黎永强认为主要有两大痛点影响资本进入艺术行业:一是产业链未能连接成整体,各个环节太过分散;二是赝品问题时有发生,伤害了整个产业。
每个地方都有丰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不意味着必然会产生对立冲突。
“艺术是感情的表达,感情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巧妙运用包含艺术在内的文化影响力,可以让事业开展得更深厚、更广阔。
相关信息的详细情况、完善艺术品投资相关法律,应用新技术给作品防伪、做身份认证等……站在金融从业者的角度,黎永强对艺术行业的规范发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坦言只有将信息透明,打造一个健康市场,金融机构才敢像服务其他行业一样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金融服务给艺术行业,而不单单只是以往那般贷款给投资人或者机构买画、做拍卖。
在黎永强看来,艺术品既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也传达着现实生活的审美,同时还涉及另类资产的管理问题,所以在做相关研究时,他将自己的视角放在文化经济学的层面来展开,而艺术品投资只是探究文化经济领域的一个切入点。
文化产业有自身的回报率,比其他产业需要更多时间深耕细作
以自己从事艺术品投资研究与收藏的经验,由小及大,黎永强觉得文化产业的风险点与盈利点同其他产业不一样,但也因为不一样,市场常常觉得其风险高,将文化产业放在未知领域的位置上。就个人而言,他觉得文化产业有自身的回报率,比其他产业需要更多时间深耕细作。
仍然以艺术行业为例,要推动行业的发展,行业内外的参与者、相关者需要一同成长。在具体的产业层面,藏家/投资人需要对艺术品投资里的风险与回报(心理回报和金钱回报)作考量;艺术行业需要多做前期的宣传推广工作,比如审美理念的教育、基本的市场意识的培训等;艺术金融业需要对艺术类型的另类资产有新的定价方法,文化产业有自身的回报率,比其他产业需要更多时间深耕细作打造契合这个特定市场的风险控制模型,开展财富管理教育等。而在产业层面以外,学术界、业界、民众之间也要保持联络,比如博物馆不只是收藏藏品的机构,也是教育机构和文化展示机构;企业可以支持当地的学生办画展,做才艺展示等等。此外,政府也可以将城市打造得有意思一些,把文化、历史渗透于城市的不同角落,让不同的建筑反映不同的文化和风格,不要千篇一律。
“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是黎永强所秉持的观点,在他的理念中,文化应当在生活中展示,通过文化互动,让社会更和谐,是一种软性影响力。
生意继续做,交流不能停
每个地方都有丰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不意味着必然会产生对立冲突。“艺术是感情的表达,感情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巧妙运用包含艺术在内的文化影响力,可以让事业开展得更深厚、更广阔。
比如我们的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不要光想着做生意,生意做好了就走人,留下生硬冷漠的印象;可以送一件艺术品给当地的合作伙伴,不在于名家名作,送艺术品这一表达感情的方式本身就有助于加强交流与沟通。我们也可以每年选一些新人画家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风写生,既加强了与当地国家的联系,也能帮助这些画家打开视野,拓宽事业选择,培养跨界人才。
生意继续做,交流不能停。“一带一路”为文化呈现、风采展示建立了很好的通道,包括艺术行业在内的整个文化行业都可以充分利用这个通道,有所作为。
文章刊载于《上海航空》杂志